<ruby id="fndph"></ruby>
    <form id="fndph"></form>

    <form id="fndph"></form>
    <address id="fndph"></address>

    <form id="fndph"><th id="fndph"><th id="fndph"></th></th></form>

        <address id="fndph"></address>

            <sub id="fndph"><address id="fndph"><menuitem id="fndph"></menuitem></address></sub>

            歡迎您來到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官方網站
            行業新聞
            國家發改委:基礎設施形成超大規模網絡 加快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時間:2022-09-27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交通、能源、水利和新型基礎設施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現代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現代能源體系加快構建,基礎設施整體水平實現跨越式提升。

            9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基礎設施有關情況。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主持會議,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司司長鄭劍、農經司副司長李明傳、高技術司副司長張志華,以及國家能源局規劃司副司長宋雯出席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交通、能源、水利和新型基礎設施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現代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現代能源體系加快構建,基礎設施整體水平實現跨越式提升。


            據介紹,到2021年底,我國綜合交通網總里程突破600萬公里,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79.4萬公里,光纜線路總長度達到5481萬公里,分別相當于10年前的1.3倍、1.7倍和3.7倍。我國高速鐵路、大跨度橋梁、特高壓輸電、三代核電、特大型水利工程、新一代移動通信、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實現跨越發展,離岸深水港、大型機場工程等建造技術邁入世界先進或領先行列。


            今年4月份,中央財經委召開會議明確指出,要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要適度超前,布局有利于引領產業發展和維護國家安全的基礎設施,同時把握好超前建設的度。


            這場發布會明確了交通、能源、新基建、水利等重點領域投資后續方向。交通領域將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加強出疆入藏、沿海沿邊沿江、西部陸海新通道等戰略骨干通道建設;能源領域將推進一批水電、核電重大工程建設,2025年常規水電、核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3.8億、0.7億千瓦左右。


            基礎設施形成超大規模網絡


            我國這十年來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跨越式提升。


            據發布會上介紹,到2021年底,我國綜合交通網總里程突破600萬公里,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79.4萬公里,光纜線路總長度達到5481萬公里,水庫總庫容達到9035億立方米,形成了超大規模網絡,高鐵、高速公路、電網、4G網絡規模等長期穩居世界第一。


            這十年來,我國基礎設施還形成了廣泛的覆蓋面,不斷提升生產生活便利度。高速鐵路對百萬人口以上城市覆蓋率超過95%,高速公路對20萬以上人口城市覆蓋率超過98%,民用運輸機場覆蓋92%左右的地級市,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實現通硬化路、通寬帶、直接通郵,農村自來水普及率提高到84%左右,4G、5G用戶普及率達到87%左右。


            這十年來,基礎設施領域的重大標志性工程不斷涌現。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南水北調東中線等國家重大工程竣工投運;建成全球第一條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線路“京滬干線”;全球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的吉泉±11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順利投產;中國天眼、全超導托卡馬克裝置、上海光源等實現世界領跑。


            這十年來,借助新技術的東風,我國傳統基建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速融合。京張高鐵開啟了中國智能鐵路新時代,高速公路實現“一張網”運行,全國10余座自動化碼頭建成投運,數字航道基本覆蓋長江、西江干線,234個機場實現了“無紙化”便捷出行,堅強智能電網加快建設。


            這十年來,創新基礎設施加快優化。我國已經建成體系較為完備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建設的77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32個已建成運行,部分設施邁入全球第一方陣。我國不斷加快創新能力建設,鞏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在重點領域布局建設了200多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600多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一批國家產業創新中心,技術開發設施體系不斷完善。


            這十年來,基建投資作為擴內需的重要抓手,起到穩經濟、促增長的帶動作用。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為例,民航部分投資800多億元,帶動周邊交通等市政配套投資3000億元,再加上圍繞機場集聚的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等生產要素投入,已經成為區域協同發展的巨大引擎。


            這十年來,基礎設施領域的公用事業在持續深化市場化改革。國鐵企業完成了公司制改造,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公司成立,電力競爭性業務有序放開,電網企業更加聚焦主業。


            鄭劍表示,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同時,也逐步形成符合國情實際和時代要求的發展經驗,比如統籌優勢資源整體推進、以人民為中心、堅持適度超前的發展原則等。


            下一步,將加快構建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打下堅實基礎。


            這些領域投資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今年4月,中央財經委召開會議,在肯定我國基礎設施整體水平實現跨越式提升的同時,也指出我國基礎設施同國家發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還不適應。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對保障國家安全,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擴大內需,推動高質量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研究員劉立峰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除了考慮短期穩增長的需要,更多是基于高質量發展、服務于國家重大戰略的中長期需要,致力于打造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通過交通、水利、電力等網絡化設施建設,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基建,能帶動國內消費增長,還能帶來更多應用場景和業態。引領產業發展和國家安全領域也有投資需求,可推進相關產業布局、“卡脖子”項目攻關等。


            這場發布會介紹了交通、能源、新基建等領域后續投資重點。


            鄭劍表示,下一步,將以《“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落地落實為抓手,優化交通基礎設施。包括加強出疆入藏、沿海沿邊沿江、西部陸海新通道等戰略骨干通道建設,構建現代化鐵路網、公路網、水運網、航空網和油氣管網;加強互聯互通和一體銜接,推動城市群和都市圈交通率先實現現代化;以瓶頸路段和待貫通路段建設,樞紐集疏運工程,城市內外交通銜接,過江跨海關鍵性工程為重點,為多式聯運、聯程聯運發展創造條件。


            宋雯表示,當前正加快“十四五”規劃的重大項目建成投產,積極拓展有效投資空間,預計“十四五”期間能源重點領域投資較“十三五”增長20%以上,為擴大有效投資、促進經濟平穩運行提供強勁動力。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使得能源領域成為投資熱點。除了加快風電、光伏裝機,水電、核電等重大項目也在加快推出。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到2030年風能、太陽能(000591)總裝機達到12億千瓦,還不足以推動非化石能源占比到25%。到2030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仍會有所增長,未來還需要水電、核電、生物質能的繼續擴張。


            宋雯表示,要加大新型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穩步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西南水電基地以及電力外送通道建設,可再生能源電量輸送比例原則上不低于50%。推進一批水電、核電重大工程建設,2025年常規水電、核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3.8億、0.7億千瓦左右。


            宋雯還指出,強化能源安全保供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提升網間電力互濟能力,到2025年西電東送能力達到3.6億千瓦以上。增強油氣供應能力,完善原油和成品油長輸管網體系,加快天然氣管網建設和互聯互通,拓展西氣東輸、川氣東送等干線通道及南北聯絡線,2025年全國油氣管網規模達到21萬公里左右。建設山西、蒙西、蒙東、陜北、新疆五大煤炭供應保障基地,夯實煤炭煤電兜底保障基礎。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前景向好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也充滿了想象空間,其內涵還會隨著技術突破和需求升級而不斷拓展。


            據介紹,今年2月啟動的“東數西算”工程已初見成效。目前,8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建設方案均進入深化實施階段,起步區新開工數據中心項目達到60余個,新建數據中心規模超過110萬標準機架,項目總投資超過4000億元,算力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張志華表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一頭連著擴大內需和改善民生,一頭連著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對于優化投資結構、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新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笆奈濉蹦酥廖磥磔^長一段時期,我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前景持續向好。


            張志華表示,未來將加大工作力度支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指導電信運營企業統籌布局5G和光纖網絡建設;完善國家算力網絡布局,促進區域協同和集約共建;用好中長期貸款、地方政府專項債、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加大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增強社會資本參與投資的積極性;持續實施中西部地區中小城市基礎網絡完善工程,支持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融入民生設施,彌合數字鴻溝;加快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等。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返回頂部

            X

            您正在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


            若您無法正常瀏覽本頁面,為了得到我們網站最好的體驗效果,請您更換為360、QQ、Chrome、火狐等其他瀏覽器.

            91日韩精品久久久久精品
            <ruby id="fndph"></ruby>
              <form id="fndph"></form>

              <form id="fndph"></form>
              <address id="fndph"></address>

              <form id="fndph"><th id="fndph"><th id="fndph"></th></th></form>

                  <address id="fndph"></address>

                      <sub id="fndph"><address id="fndph"><menuitem id="fndph"></menuitem></address></s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