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發布時間:2022-10-20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握發展階段新變化,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促進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
-
“數”讀二十大報告!這些報告內容與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息息相關!
發布時間:2022-10-19
2022年10月16日上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黨的二十大作報告。在近2個小時的報告過程中,掌聲一次次回蕩在雄偉的人民大會堂。報告中闡述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科學謀劃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
-
寶雞陳倉渭河大橋順利貫通
發布時間:2022-10-19
10月13日上午10點18分,隨著最后一片鋼箱梁架設到位,標志著中鐵一局鐵建公司承建的寶雞市陳倉渭河大橋全橋正式貫通。
-
德余烏江特大橋管內混凝土灌注施工全部完成
發布時間:2022-10-19
10月17日,隨著最后一根弦管內混凝土灌注到位,貴州德余烏江特大橋主拱管內混凝土灌注工作全部完成,標志著這座世界級拱橋建設取得了階段性突破,為后續拱上立柱安裝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
專訪張燕生: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
發布時間:2022-10-19
習近平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力拓白睿明:繼續為中國的發展提供可靠優質資源
發布時間:2022-10-19
“未來,力拓將繼續為中國的發展提供可靠、優質的資源,并攜手中國合作伙伴,努力提升社會效益、推動全價值鏈減碳?!卑最C鞅硎?。
-
如何實現綠色轉型?杜歡政:通過綠色消費理念推動產業轉型
發布時間:2022-10-19
如何實現綠色轉型?10月18日,同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聯合國環境署-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雙聘教授,同濟大學生態文明與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綠色轉型是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而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又要從綠色消費開始講起。
-
二十大報告首提“規范財富積累機制”,收入分配制度將如何改革?
發布時間:2022-10-19
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收入分配的制度改革,關系到老百姓切實的利益獲得,也是促進共同富裕的基礎性制度。
-
胸懷天下的中國抉擇——中共二十大將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
發布時間:2022-10-18
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16日在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面對世界百年變局,中國的抉擇是: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京雄高速北京段最后一聯現澆梁澆筑完成
發布時間:2022-10-18
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工程六環立交互通L6匝道最后一聯現澆梁完成澆筑。至此,六環立交主線及匝道現澆梁全部澆筑完成,標志著現澆梁這一關鍵性控制工程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為通車目標的順利實現打下了堅實基礎。
-
中國經濟充滿機遇 回穩向好態勢將進一步鞏固
發布時間:2022-10-18
10月17日,黨的二十大新聞中心舉辦第一場記者招待會,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的三位黨代表出席,介紹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關情況。
-
解讀二十大報告|國研中心張立群:中國經濟具有長期的高成長性
發布時間:2022-10-18
二十大報告提出,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國內生產總值從五十四萬億元增長到一百一十四萬億元,我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百分之十八點五,提高七點二個百分點,穩居世界第二位。
-
企穩回升!三季度GDP公布在即,有專家預計增速或為5.3%
發布時間:2022-10-18
近日,時代財經采訪多位專家以及綜合各大券商的分析,預計三季度GDP經濟增速在3.3~4.2%,與二季度(0.4%)的經濟增速相比有較大提升。
-
“數說”證券業加碼服務實體經濟,助力實體融資超2.7萬億,服務客戶資產70萬億,高質量發展在路上
發布時間:2022-10-18
證券公司多業務條線支持實體經濟,今年上半年,投行業務服務實體經濟融資逾2.7萬億,其中IPO融資3119.20億元;財富管理業務引導居民儲蓄進入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上半年服務客戶資產規模70.27萬億元。
-
西康高鐵建設取得新進展 全線單體最大箱形橋澆筑完成
發布時間:2022-10-17
10月16日上午,西安至安康高速鐵路安康西站箱形橋順利澆筑完成。這是西康高鐵全線長度最長、跨度最大、一次澆筑量最大的箱形橋。它的澆筑完成,為西康高鐵下一步的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
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發布時間:2022-10-17
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這十年,六個維度看中國
發布時間:2022-10-14
這十年,六個維度看中國,看見大國重器、重大工程,更看見一個個普通中國人的奮進腳步、拼搏身影!
-
罕見的水下混凝土澆筑工程,太震撼了!
發布時間:2022-10-14
罕見的水下混凝土澆筑工程。
-
我國個體工商戶規模持續壯大,十年來年均增長10.9%
發布時間:2022-10-14
10月13日,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作為激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池春水”,我國個體工商戶規模持續壯大,十年來年均增長10.9%。
-
統計局: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8%
發布時間:2022-10-14
2022年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8%。
-
增值稅改革 十年減稅亮眼 下一步怎么改
發布時間:2022-10-14
?過去的十年,增值稅改革動作頻頻,這一收入超6萬億元的第一大稅種改革,不僅直接影響企業和老百姓,更是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
-
我國GDP破110萬億 對世界經濟增長平均貢獻率超30%
發布時間:2022-10-14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國內生產總值突破百萬億元大關,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一萬美元,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臺階,我國經濟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
-
我國能效水平穩步提升 節能降耗成效顯著
發布時間:2022-10-13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定落實節能優先方針,實行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把節能指標納入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等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斷健全節能法規標準,完善節能政策機制,持續淘汰落后產能,加快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和培育新動能,切實推進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節能減排,節能降耗取得顯著成效。
-
永零高速陳家沙洲湘江大橋首個邊跨現澆合龍段澆筑完成
發布時間:2022-10-13
近日,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成功澆筑,永零高速陳家沙洲湘江大橋邊跨合龍段順利澆筑完成。這是陳家沙洲湘江大橋第一個邊跨合龍,為后續架梁、主線合龍奠定了堅實基礎。
-
489米!西南第一高“成都·中海超高層”首塊底板澆筑完成!
發布時間:2022-10-13
近日,由西南公司承建的中海成都天府新區超高層項目,首塊地下室筏板基礎混凝土澆筑正式開始,項目正式進入地下主體結構施工階段,首塊底板累計澆筑混凝土1033.5立方米。
-
央行數研所:截至8月末數字人民幣累計交易筆數3.6億筆
發布時間:2022-10-13
央行數研所今日發文稱,數字人民幣試點應用和場景建設進展順利。截至目前,人民銀行先后選擇15個?。ㄊ校┑牟糠值貐^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并綜合評估確定了10家指定運營機構。
-
外匯局:2021年末,我國全口徑外債余額27466億美元
發布時間:2022-10-13
2021年末,我國全口徑外債余額27466億美元,外債負債率為15.5%,債務率為77.3%,償債率為5.9%,短期外債與外匯儲備的比例為44.5%,上述指標均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分別為20%、100%、20%、100%)以內,遠低于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整體水平。
-
哪些城市是“大城市”?百座大城市名單首次公布!誰將成為下一個超大、特大城市?
發布時間:2022-10-13
不久前,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編制的《2020中國人口普查分縣資料》(下稱《分縣資料》),公布了全國縣級單位的人口數據,683個城市(包括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普通地級市及縣級市)的城區人口數據也對外公開。翻閱歷次人口普查分縣資料,這是首次將城區人口數據納入其中。
-
財政支出年均增長8.5% 新增減稅降費累計8.8萬億元
發布時間:2022-10-13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我國財稅領域各方面蓬勃發展的十年:財政實力更加雄厚,統籌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基本民生保障堅實有力,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國家重大戰略支撐有力,持續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
-
十八大,黨中央,全國人民,戰略舉措,變革實踐
發布時間:2022-10-12
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混凝土智能化生產與質量控制體系,一批企業已打造成為國內混凝土性能在線檢測和智能品控的智能工廠,大幅度提高了入場驗收效率及質量控制力度,縮短了產品研發周期。